同济大学一门开课72年的老课程有了新内涵——人工智能画画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一个科技感满满的实验室里,总是时不时地传来同学们的惊叹声。原来,该学院于幸泽老师正在实验室里给同学们上“艺术造型”这门宝藏课程。输入一段“指令”,就能“绘”出一幅画,于老师的课堂为何如此神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秘这个宝藏课堂里的硬科技和新创意。

图说:人工智能画画探索新篇章 采访对象供图

走进实验室,一个正在上下翻飞的“大玩具”机械臂映入眼帘,正在同学们的“指令”下泼墨挥毫、妙笔生画。

“艺术造型”,顾名思义,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为主旨,聚焦素描为课程内容,分为造型基础和创意基础两个阶段。造型基础涵盖基础素描和创意素描,侧重于手绘技巧的培养;创意基础则包括生成素描、动态素描、互动素描和智能素描,重点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技术来激发和辅助创意,是本科一年级新生的公共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前身是“建筑美术”这门课,自1952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近72年的历史,深厚的历史底蕴让每一位主讲老师都在积极地挖掘课堂的魅力。

当前沿科技与艺术碰撞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于幸泽老师很早就采用了机械臂作为教学载体。除了机械臂以外,他的实验室里还有脑电波传感器、3D打印机和动态捕捉仪等先进的设备和平台,供每一位同学使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技术,来激发和辅助同学们的创意思维,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同时,于老师的实验室也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智能与艺术实验室之一。

来自设计创意学院2023级本科生孙宇骐说道:“上于老师的课之前以为是纯粹的素描课,正式上课后,才知道绘画原来也可以运用机械臂来作画,我们通过脑电波传感器提供创意和灵感,机械臂收到脑电波的‘指令’后就可以轻松作画,这令我很震撼和触动,眼界完全打开了。”

于幸泽说,在他的课堂上,哪怕是零基础的“绘画小白”都可以成长为“创意大佬”。他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于老师邀请校内工科和文科等教授以及校外专家,参与整个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突破绘画技能的束缚,通过有趣且高质量的课程,让同学们的未来都可以创造无限可能。

在“艺术造型”课外,于幸泽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他会带队让同学们实地参与“美丽中国乡村”社会实践项目中,只有通过亲身参与乡村艺术创作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把课堂“搬”到田间、乡间等地,将课堂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是于老师多年来的致力推荐。他说,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温暖、更接地气、更打动人心。不仅如此,于幸泽还经常将课堂“搬”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地,在行走的课堂中品读世界。

如今,同学们的课程作业在上海浦东机场等地进行集中展览,“一整个排面拉满”。他们在课堂上一半以上的作品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上都获得优异的成绩,硕果累累。

前不久,“艺术造型”这门课获得了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同学们纷纷表示,于老师的课真的很赞。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进化”迅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于幸泽表示,面对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要主动且善用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技术和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拥有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努力加快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是高校教师的责任。“艺术造型”这门课秉承了“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的理念,采用“六跨共融”方法,即跨学科、跨专业、跨目标、跨方法、跨领域和跨时空的多元化、互动共融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成为智能时代的引领者。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通用中国市场换帅:史蒂夫·希尔上任,柏历退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