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科事、怀人文情的“大先生”

做工科事、怀人文情的“大先生”

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树子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以人文情怀做工程”“老校长永垂不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典范...消息传来,这位“大先生”已经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首先要学会做人,同时要学会做事;通过做事和升华来做人,通过做人来指挥和激活事物。”在《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里,杨叔子写的这句话在扉页,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带领团队开拓了中国智能制造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国智能制造的开创者。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率先倡导在理工科大学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创了文科教育...

“没有本事就不能报效国家”

杨叔子一生成就斐然,但始终保持谦逊。

不久前,他对爱人许说:“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做了一些工作,我是幸福的。”

1933年,杨叔子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杨更生,民主革命的先驱,有“辛亥人”之称。父亲“诚实爱国,以身作则,尊重道德”的家训影响了杨叔子的一生。

由于父亲躲避抗日战争,杨叔子无法进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从5岁开始,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古籍。9岁入学时,杨叔子已熟读《四书》《诗经》《尚书》,背熟唐诗三百首,古文数百篇。

1952年,国破家亡,怀着实业报国的梦想,杨叔子进入武汉大学机械系。1953年转入新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继续深造。

“我一生的经验是,学好业务,做好工作,报效祖国是最大的美德,报效国家没有本事不行。”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教育,从小就在杨叔子心里种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

20世纪80年代,杨叔子派遣一名公职人员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临近出访期满,他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拒绝延期,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征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问:“你为什么不回国?”

“杨院士是中国机械工程领域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率先开展智能制造研究,在无损检测、故障诊断、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开辟了机械学科新的领域和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尹说。

学而优则仕,为人师表。

杨叔子常说,生活是勤奋的,但坚持是重要的。在华中科技大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为了节省时间,杨淑子全家一直在学校食堂吃饭,不在家做饭,直到女儿结婚。

学习是老师,德高望重是榜样。他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的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

2022年初,杨叔子将首届全国教材先进个人奖金22万元捐赠给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杨叔子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康义华回忆了他的老师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谨和对青年的无私关怀。他还是感慨万千:“杨院士最多的时候带了20多个学生。每当学生把他的论文交给他修改时,第二天肯定会收到反馈,密密麻麻一圈圈地提出修改建议。就连‘他’和‘他’,‘的’,‘地’和‘的’这样细微的用词也会被老师纠正。”

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

虽然是理工科学生,但杨叔子浪漫细腻,爱好文学,经常写诗。他很清楚文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必须融合科学和人文。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不是‘做工具’。”杨叔子的话有穿透力。

“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过不了四级就拿不到学位证,这点我是认同的。因为改革开放和中外交流的需要。但是中文错别字很多,用词不当,句子不合理,文章不好,其实可以拿到学位证书。请问杨校长,这该怎么解释?”

收到学生来信后,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杨树子记得,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有几个美籍华人对他说,“中国大学生英语很好,专业知识很渊博,但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民族历史和地理知之甚少。”

这两件事引起了杨叔子的深思。因此,他希望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大学生。

在杨叔子的倡议下,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人文讲座,一场巨大的“人文风暴”由此而起,迅速波及全国各地的高校。在人文讲座的讲坛上,不乏杨叔子的身影和声音。学生们都说:“听杨院士的讲座是一种享受。”杨叔子运用各种典故和连珠炮式的演讲很受学生欢迎。

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界都在盛赞杨叔子的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和先进技术,就是落后,十几个就要崩溃;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传统和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会自我抗争。”

做一个有法可依的硬汉/硬汉在余家山脚下,这位科技报国、教育人民孜孜不倦、知行合一的“大先生”将永远留在华中地区成年人的心中。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剪纸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课堂里飘起中国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