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飞机下潜,潜水器飞行。科幻变成了现实。4日,记者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悉,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历时一年多,研制出两款能飞上天、能飞入海的海底跨媒体飞行器,分别命名为“长弓一号”和“长弓二号”。最近,它们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水库试验成功。
这两种飞行器类似于两架小飞机,可以在空中、水上、水下自由切换,载重1kg,潜水深度100m。他们可以通过他们的高清相机和数字无线电台观察大气边界层和海洋边界层之间的界面。
团队负责人、哈尔滨海洋工程学院教授叶莉介绍,两架飞机分别采用了固定翼和折叠翼结构。两者都能快速穿越水空介质,在空中稳定飞行,在水下隐蔽航行,无需人工控制。
空气和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介质。水下航行器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航行时,会受到未知的风、浪、流的干扰,其环境外力和相应的动力响应显著不同。叶莉告诉记者,不同媒体的跨越是RD的瓶颈..设计之初,团队对多旋翼、倾转旋翼、固定翼构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最终确定了固定翼飞行构型方案。
与其他结构相比,固定翼在介质穿越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少,但开发难度更大。与多旋翼飞机可以在水上起飞不同,固定翼飞机可以直接穿越水-空界面,这种跨域方式没有合适的数学模型。基于水中和空气中各种性能参数的要求,团队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实验,最终完成了样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让“飞机下潜”成为哈工科研团队的看家本领,但让“潜水器飞起来”确实给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总监、博士生孙说,通常飞机是耐压的,潜得越深,材料会越重,但机身太重,不能轻装起飞。因此,团队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了飞机的重量,即使是1克重的钢丝也斤斤计较,试图将总重量保持在最低。
最终,固定翼和折叠翼样机都成功实现了跨域导航,这意味着集空中飞行、水上巡航和水下巡航能力于一体的跨媒体飞行器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据业内专家介绍,这种飞机用途广泛,在海洋勘探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