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专家上海共议教师终身学习发展:从理念到行动“教师和教育者作为终身

:6月30日至7月2日,“教师和教育者作为终身学习者和终身学习的促进者”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教育政策制定者、学者与实践者,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首席项目协调官Raul?Valdes?Cotera先生等15位国际专家齐聚上海,与中国终身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一起,围绕教师终身学习的全球实践、政策框架与未来路径展开深度对话。

开幕式上,由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终身学习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袁雯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所著的新书《终身教育新论》正式发布。

上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理念,引发全球关注。作为理念,朗格朗强调,教育应当是面向人人、覆盖一生的,人人享有优质终身教育的权利;作为概念,终身教育是个体一生教育与学习的总和,支持一个人终身不断的成长。

新近出版的《终身教育新论》通过对比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中的洞见与中国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教育即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旨在通过三个重新,尝试探讨新时期终身教育的新发展方向:

一是重新梳理中国式终身教育的背景和缘由,即:中国式的终身教育从何而来?为什么今天的中国更迫切地需要实施终身教育?

二是重新界定中国式终身教育的概念和理念,即:什么是终身教育?什么是中国式终身教育?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果的价值是什么?

三是重新思考中国式终身教育的蓝图和实践,即:如何构建服务全民高质量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有哪些问题、困难和挑战?这种终身教育体系有哪些实施路径,各实施主体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本次研讨会的重要任务在于六个国家案例的分析、讨论。来自中国、南非、智利、芬兰、德国、卡塔尔的学者代表用6个迥异的教师教育模型呈现了世界的多元和趋势的共性。

此次国际研讨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与上海师范大学(SHNU)重大合作项目“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教师教育终身学习的国际研究、政策和实践(2023-2026)”的重要推进,该项目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相关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下一步,双方将联合发布包含文献综述、政策分析、案例研究在内的“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全球综述报告,并推进课程框架、监控框架和工具以及培训模块的开发和验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为缓解S4公路银都路上匝道市区方向拥堵,交通这样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