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与美的的内控之道:实文化对比浮文化

近期,美的在新年伊始进行内部整顿,引发了不少关注。其“对自己动刀”的高调动作,似乎昭示着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而与此同时,老对手格力则显得相对平静,几乎没有类似的职场整顿传闻。为何同处行业巨头,格力的内部治理显得如此低调稳健?

从一线员工的反馈来看,格力与美的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相比很多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浮夸成分,尤其是在形式主义上,例如严禁代写材料、杜绝PPT的“美六条”规定,显示出其公司治理中部分环节过度注重表面功夫。

格力则长期秉持“实文化”,强调务实、专注工作本质。格力的会议从来不搞华而不实的作秀,董小姐更是亲自示范,在重要场合从不依赖稿件,力求直击问题核心。

这种务实精神同样体现在员工福利上。

美的严格限制下班开会和加班,背后暴露出企业文化中对员工隐形压榨的隐忧。而格力则在加班问题上持谨慎态度,要求员工加班需提出申请并明确原因,甚至被誉为“珠三角最佛制造业”,在节假日放假安排上也格外人性化,进一步彰显其对员工的关怀。

此外,美的严禁内部送礼,这一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浮夸风气的治理,但也让人对其内控文化产生了不小的疑问。相比之下,格力早在几十年前便明确禁止送礼行为,进一步确保了公司内部风气的清正和透明。

格力的稳健管理不仅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其企业实绩也足以支撑这一切。

近年来,格力不断推出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如全球制冷量最大的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全球第一台风不吹人中央空调等,显示出其在技术研发上的强大实力。而作为上市公司,格力自上市以来,通过募集资金、分红回购等形式,累计回馈社会超过1500亿元,体现出其对股东与社会的责任感。

虽然格力曾因坚守质量标准、与行业内部分企业的较量而饱受“霸道”之名,但这些“硬碰硬”的举措,正是推动整个空调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格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董小姐连续五年当选ISO全球压缩机分委会主席,充分证明了格力在全球制冷领域的重要地位。

总体来看,格力与美的的内控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美的的内部整顿虽然显现了其自我反思的姿态,但其浮夸文化的潜在危机仍需警惕。而格力则通过务实的管理、对员工的关怀以及强劲的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稳健道路。在当下企业普遍面临“大企业病”的背景下,格力的成功经验或许为其他中国制造业公司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凯迪拉克全新Lyriq-V发布今年一季度投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