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观察|实施科技人才分级授信,“人才贷”纾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实习生魏雅楠 武汉报道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等6部门联合发布《湖北省科技人才贷工作实施方案》,对科技人才的单笔贷款最高达1000万元。

《实施方案》中指出,贷款对象应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或成立时间在5年内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并对符合要求的科技人才及企业进行贷款扶持。其中,同一企业若有多个人才符合条件,该企业还可叠加授信进行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此次政策出台前,湖北已推出过多款“人才贷”相关产品,且省内多地在科技人才贷方面因地制宜作出探索。在强调科技金融发展的当下,此次政策将成为湖北做好科技金融文章的重要补充。

实施科技人才分级授信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想要获得贷款,大多需要凭借厂房抵押或是研发专利作为贷款凭证。而初创企业资产轻、规模小,因此往往融资受限。“人才贷”能够在风险可控、商业模式可持续的前提下,缓解人才和人才所在市场主体的贷款困难,从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2024年5月12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行服务创新创业“人才贷”,对省、市有关部门认定的人才为企业实际控制人、股东或主要研发人员的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为其研发和技改提供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支持。

9月18日召开的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推动科技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人才评价指标,量化人才金融价值,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信贷供给,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此次出台的湖北省科技人才贷政策,成为湖北做好科技金融文章中的重要补充。

除明确贷款对象和授信额度外,《实施方案》中同时提出,拟实施科技人才分级授信。除针对省市级科技人才筛选入库、依托湖北“智慧大脑”建设科技人才服务平台、依据《科技人才评价规范》国家标准构建人才评价指标等举措外,未来还将建立科技人才评价大数据模型,分层分类分级量化科技人才金融价值,从而引导金融机构给予科技人才不同力度的授信支持。

此外,《实施方案》规定,各地应将科技人才贷款风险补偿纳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并适当提高科技人才贷款风险补偿比例。单笔500万元以内,补偿比例为80%,合作银行承担20%的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和全部利息损失风险;单笔超过500万元的,分段进行分担,其中超出500万元额度部分补偿比例为50%,合作银行承担50%的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和全部利息损失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湖北省科技人才贷工作将选取符合条件的合作银行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试点工作,同步总结经验,优化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探索形成服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产品矩阵。

各地“人才贷”持续出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湖北省内“人才贷”政策不断出新。《实施方案》发布前,湖北省已推出过“青创贷”“科创贷”“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科担人才贷”等21款“人才贷”产品,并探索“人才积分贷”。今年上半年,湖北金融机构发放人才贷款59.7亿元。

除省级的人才贷举措外,湖北省内多地也作出了相应探索。例如,2021年,湖北省宜都市在全省首创“人才贷”,由宜都市丰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宜都农商银行推出人才专项贷款产品,将企业信用、技术、成长性等作为银行授信的参考要素;咸宁市崇阳县为解决来崇人员就业创业、家庭消费等问题,推出各类“人才贷”政策,面向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截至2023年9月,已累计发放“人才贷”近5亿元。

不只是湖北,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均相继创新各类“人才贷”产品。

例如,自2019年首次推出“人才贷”政策以来,青岛市在2024年9月推出“人才贷”3.0版本政策,进一步提升了对人才和企业的信用贷款额度,在持续保障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将每名高层次人才的信贷额度从1000万元提升至2000万元,每个企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也随之增加至6000万元;深圳推出“中银鹏城人才卡”,持卡人个人最高可获2000万元,公司最高3000万元的专属人才贷。

中西部地区也为留住科技人才,在“人才贷”方面持续加力。6月14日,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与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联动推进科技“人才贷”,云南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1000万元授信,首笔“科技人才贷”成功落地。除云南外,自2023年首笔“科技人才贷”于西安高新区落地以来,西安还推出“人才服务银行”,为高层次人才及所在企业发放贷款,累计企业发放贷款约50亿、个人发放贷款约3000万。

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恒松表示,湖北围绕人才贷产品的开发,着手建立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着力建设全省的科技人才资源库,并对库内的人才资源进行积分评价,可将人才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本服务的主阵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苏州前三季度GDP为18483.8亿元同比增长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