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妈妈岗”上班接娃两不误

“朝九晚四”的节奏让“宝妈”们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

“有人羡慕‘全职妈妈’的生活,但其实我每天的生活很单调,而且脱离社会也让我感到紧张焦虑,即便通过运动和读书去调节也收效甚微。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我想拥有自己的生活。”“宝妈”冬梅对记者说。

像冬梅这样的女性不在少数,如今“全职妈妈再就业”也受到社会关注。近日,记者在黄埔区“朝九晚四巾帼创客服务中心”采访了多位“全职妈妈”和一些获得“妈妈岗”的育龄女性,聆听她们的心声。

寻找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

调查显示“全职妈妈”群体再就业意愿高

“妈妈岗”通俗来讲就是让全职带娃的“宝妈”们灵活就业的新模式,让她们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兼顾事业,与社会接轨。其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家政、来料加工、客服、直播等行业。

去年9至11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对北上广深等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调查显示,其中82.7%的人有再就业打算,38.4%的人希望进入正规单位或全职就业,48.3%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记者从兼职猫平台了解到,目前在该平台女性灵活就业人群中,已生育人群占38.5%。

2023年,广东省人社厅发布了《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而早在2021年,位于黄埔区云埔街的公益平台“朝九晚四巾帼创客服务中心”就在广州市黄埔区妇联的指导下创立,希望能够帮助“全职妈妈”们实现家庭事业的平衡。

该中心总干事邓文娟本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此感受颇深。“为了照顾家庭,不少妈妈全职在家,往往要面临经济和精神的压力。”

“朝九晚四”上班接娃两不误:

“妈妈岗”让她们找回自我认同感

四个月前,“宝妈”冬梅盼望找到可以兼顾家庭的“妈妈岗”,她得知“朝九晚四巾帼创客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前台工作,参加面试后她得到这个岗位,如今工作非常开心。“上班就在家门口,能够走出家庭,跟社会有链接,让我觉得生活很充实,内心不再焦虑,家里人也觉得我现在状态比以前好很多。所以我感觉,‘妈妈岗’解决的不仅是家庭经济问题,对于妈妈自身良好心态的塑造更是大有裨益。”

采访过程中,多位“全职妈妈”都向记者表示,她们生一胎时还有精力兼顾家庭和事业,到生二胎后已经变得力不从心。她们如今选择加入“妈妈岗”,更多是为了找回社会价值与自我认同感。

“妈妈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内容得到了丰富,每天早上送完小孩后可以去上班,下午四点左右下班刚好去学校,四点半左右可以接小孩回到家然后买菜做饭,这样的话工作家庭两不误,也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这对妈妈们很重要,她们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提升了,一些家庭矛盾也得到了缓解。”邓文娟说。

走出“信息茧房”:

开创新机遇 “宝妈”也能微创业

3月6日,在该中心针对“宝妈”们关于自我与家庭关系的相关疏导和培训现场,为“宝妈”们进行培训的小怡老师通过启发她们接纳自己与他人由于经历、禀赋等区别而产生的不同想法,配合进行芳疗熏蒸的体验,让这些妈妈感受到难得的放松,一些关于创业的想法也慢慢从她们脑海中涌现出来。“我很希望可以找到创业方向,发挥自己在健康美食、营养搭配方面的长处。”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她感到自己好像“从信息茧房中走出来了”。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长期在家全职带娃,多年没走上社会工作的妈妈们更是这样,而我们巾帼创客中心不是简单地帮她们找工作,它首先是一个提供缓冲的平台,通过培训让宝妈们掌握或者发掘、梳理提升自身已有的能力,开创一些社会真正有需要、又能够兼顾她们家庭的新机遇。”该中心公益服务部部长郑立艳对记者介绍。

由于长时间脱离劳动力市场, 35岁以上“全职妈妈”再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据了解,该中心在2023年3月推出了“就业促创业 巾帼招聘大使招聘创业”的公益计划,旨在激发“宝妈”们创业的斗志,至今已有9位妈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灵活创业,丽华就是其中之一。3月7日当记者联系上丽华时,她正忙着为她服务的企业招工。“我以个人创业的方式成为一些制造业企业的‘招聘大使’,发动周边资源进行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招募,按招到的人数获取提成,现在已经‘微创业’三个月了,每个月都能有2000多元收入,相信会越来越好。”丽华对记者说。

据了解,这一项目计划用2年时间在黄埔区培训100名宝妈作为“招聘小能手”,满足黄埔区内企业10000个岗位的人员招聘需求,这也给了这些妈妈成为“创业者”的机会。

劳动法律师:

加强“妈妈岗”员工劳动权益保障

如何保障“妈妈岗”员工应有的权益?“妈妈岗”有社保吗?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蔡佳峻律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灵活用工和劳动用工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用工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用人单位没有与妈妈们签署劳动合同,或者即便签署的是劳务合同,也可能构成劳动关系,而构成劳动关系的应当要为其缴纳社保。

蔡佳峻

蔡佳峻介绍,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是否构成劳动关系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判断:(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假如“宝妈”跟用人单位直接签署协议,接受其管理、安排、奖惩,并直接从用人单位处获取报酬,是有可能构成劳动关系的。“反过来说,如果提供劳务的‘宝妈’没有固定工资构成,工作量、工作时间亦不固定,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不明确,那就属于不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不构成劳动关系。” 他认为,实践中有些企业可能明面上以灵活用工形式招聘,但实质是以劳动用工形式进行管理,这是侵犯“宝妈”权益的。

2023年8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妇女联合会出台实施《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要求加强“妈妈岗”员工劳动权益保障。蔡佳峻建议:“如果能从政策方面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各类惠企补贴,会从根本上鼓励用人单位主动保障‘妈妈岗’员工的权益。”

期待更多企业提供“妈妈岗”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目前一些社区、企业提供了部分“妈妈岗”,但整体来说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上升空间也不大;此外,目前“妈妈岗”仍然面临着几个挑战:一是提供岗位的制造业企业比较多,这些企业用工存在淡旺季,旺季缺工时“妈妈岗”需求较多,但到了淡季需求就减少,这会让妈妈们觉得岗位安全感不够;另外,目前针对“妈妈岗”,个别企业没能为妈妈们购买社保等各类保险,也会让她们感到担忧。

但无论如何,对于想要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妈妈岗”为她们搭建了一个链接社会的桥梁,让她们走出家庭、提升自信,这是第一步;下一步等孩子稍大点、可以逐渐放手时,妈妈们可以有能力、有经验、有自信地正式回归职场。而通过“妈妈岗”的过渡,一些妈妈成功“走出去”自主创业,又反哺社区,帮助更多“全职妈妈”走向社会,形成正向循环。创业需要一个过程,从在中心参加培训到个人流量池的组建、一定的物资支持再到真正的创业阶段,“宝妈”们特别需要公益组织这一“娘家人”一路扶持,助力她们实现自我价值。

邓文娟认为,如果对提供“妈妈岗”的企业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相信会有更多企业提供这样的岗位,助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灵活就业及用工模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现代汽车指定Ansys为下一代汽车分析的首选供应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