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金融在支持和稳定经济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的流动性,社会融资,贷款等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去年两次RRR降息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超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并通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8%,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其中,去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减少1.05万亿元截至2022年末,M2余额为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央行解释,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减少,主要是债券融资减少2022年M2增速较高,主要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衍生货币相应增加
17日,在中国论坛在京举行的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赵锡军表示,2022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是因为通胀压力不大,但企业融资需求不足2022年各项经济指标波动较大社会融合整体增速从6月份开始下降,之后下降幅度较大宏观和微观在金融领域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各项政策扶持措施出台后,在微观层面的落地和被市场主体吸收消化存在障碍和困难社会融资和信贷在不同月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包括1月,3月,6月和9月,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都有较大的投放量
具体来看,2022年,金融继续保持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高水平支持其中,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2个百分点专业化创新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2.7个百分点普惠小额贷款户数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同时,人民银行定向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99亿元,重点支持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同时,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新增公司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赵锡军表示,官方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无论是中长期信贷,基础设施信贷,科技企业信贷,中小企业信贷,普惠贷款,绿色贷款中国银行的结构性工具越来越多,针对性越来越强去年融资成本继续下降这与西方国家相反去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开始提高利率其中,美联储尤其加息,欧洲央行也连续三次加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投资增长很快,但出现了分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赵锡军说,在过去两年中,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不尽人意
展望2023年,赵锡军预测,包括消费和零售在内的各项指标将总体稳定,波动性将远低于2022年2023年扩大内需的突破点是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赵锡军表示,2023年,地方政府应重点关注债务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中央政府不会覆盖所有地方债务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流动性要像去年一样合理充裕
央行此前表示,202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