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销,砸钱研发,比亚迪的“生意经”

“彻彻底底变天了!”

此刻,2024年的旅程已经过去近三分之二,文章开篇的一句话完全可以拿来形容我眼中的中国车市。

随着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愈演愈烈,随着新能源乘用车连续两个月突破50%大关,毫无疑问自主品牌真真切切的开始掌握主动权与话语权。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合资品牌的每况愈下和叫苦连连,曾经舒舒服服躺着赚钱,只会谋求“暴利”的日子,俨然一去不复返了。

也正因如此,终端消费者们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买车,再也不用担心被“割韭菜”。花更少的钱,反而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好产品。

顺势,见证了上述变化,试问谁才是自主品牌阵营之中带头冲锋的存在?相信所有人都会把选票没有任何犹豫的投给今天文章的主角——比亚迪。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评判,它都正在变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就拿最具说服力的销量为例,今年1-8月其累计售出新能源乘用车达到231.8万辆。而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整个大盘今年1-8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601.6万辆。换言之,一家占比甚至超过三分之一。

而表现如此向好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比亚迪的“生意经”。

薄利多销,用户至上

的确,造车不是做慈善,站在主机厂的角度,为了活下去理所应当的要赚钱,尤其是身处当下如此内卷的大环境下。

但理性客观的讲,即便要赚钱也绝不能像是曾经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般没有克制的疯狂吸血。反之,比亚迪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应该尽可能掌握好所谓的度,采用薄利的方式实现用户与车企之间的双向奔赴。”

为此,搬出一个含金量十足的数字。

和许多人想象中的不同,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仅为8500元,排在自主品牌的第四位。作为对比,处在前三位的长城、吉利、理想,单车利润分别为1.28万元、1.11万元、0.90万元。

去年,特斯拉单车利润接近6万元,是比亚迪的6倍还多。

平心而论,在今天文章的主角看来,新能源事业还远未到头,海外品牌依旧拿着高高在上的暴利,全球整体销量也仍是它们领先。国家数以千亿计补贴扶持的新能源汽车,目的不在于此时此刻就急着摘果子,而是期待它真正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比亚迪用仅为8500元的单车利润,坚持造着所有用户买得起的产品。当然,望向更深处,能够感受到它的许多具体诚意。

譬如,锂电池上游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比亚迪选择降本增效,回馈给广大消费者,而不是自己回血。

譬如,比亚迪在售插混车型全系标配12V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增加成本、增加配置,只为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再譬如,接连带来类似秦L、海豹06、宋L等等强势选手,比亚迪一边让人享受着质价比,一边又让人体验着各个细分市场的顶流。

总之,赢得广大用户认可才是比亚迪的首要目标。因为今天文章主角十分清楚的明白,源源不断的用户才是持续进击最大的底气。

当然,选择“薄利”的它,最终也收获了应有的奖励。

除了文章开篇的优异销量表现,同样值得分享的还有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总营收达到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增长24.4%;毛利率为20%,同比上升1.68个百分点。

一切的一切,无疑都走在正轨之上,而这恰恰是比亚迪“生意经”的一部分。

砸钱开发,技术为王

如果薄利多销是比亚迪眼下的选择,那么砸钱研发则是比亚迪一直的坚守。

更直白来说,这个长期以“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自居的品牌,所遵循“生意经”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是追求——技术为王。

而最近,听到一种说法,“与曾经传统燃油车时代相对的百花齐放,一定程度上允许小而美的品牌存在完全不同。已然到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更多的将是不留情面的赢者通吃。接下来,随着整个大盘不断的重塑、洗牌与淘汰,留在牌桌上终将会是一位位体量庞大、实力恐怖的巨头。”

由此不禁反问,什么才是能够留在牌桌上的筹码?

或许,有人认为是向好的累计销量;或许,有人认为是有效的产品推新;或许,有人认为是耀眼的企业光环……

没错,都说的没错,上述种种维度都非常重要,但还有一项颇为关键的指标不容忽略——研发投入。

毕竟,试图在愈发内卷的智能电动车时代脱颖而出,技术永远是最行之有效的护城河,而研发投入则是背后提供支撑的最大能源。

十分欣慰的是,比亚迪深谙其道。

继续拿论据说话,2023年其研发投入达到399.18亿元,同比增长97.39%。

实际上,这个阶段,随着比亚迪新车销量正式迈过300万辆大关,已经展现出根本拦不住的意味。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单,主要还是由于其深不见底的“技术鱼池”,带给了需求各异的终端消费者最适合的产品。

可以说,砸入近400亿元的真金白银,效果立竿见影。

反观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更是达到202亿元,同比大增42%,创下历史新高,甚至比净利润还高出66亿元。

并且值得分享的是,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不旦高于特斯拉折合人民币后的约161亿元,还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四家自主品牌相加之和。

如果扩大到上市公司整体排名,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亚迪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排名第一,成为A股“研发之王”。

而从2011年至今,在过去的14年里,比亚迪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

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接近十分夸张的1500亿元。

也正是这种充满决心的高投入,带来了比亚迪在新技术上的应接不暇。从成名之初的刀片电池、DM-i,到今年的第五代DM技术,e平台3.0 EVO,全新底盘,还有高端领域的易四方、易三方、云辇、高阶智驾等等,以及比亚迪和华为乾崑智驾的合作……

而日益繁茂的科技树,已经让比亚迪形成了极大的用户粘性;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不在乎性价比,追求的是最新、最具突破性的产品体验,首先想到的同样会是今天文章的主角。

总之,明晃晃的数字不会撒谎,砸钱研发,技术为王,比亚迪是认真的。不吹不黑,它也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国车市利益分配的格局。合资品牌舒舒服服躺着赚钱,只会谋求“暴利”的日子,俨然一去不复返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五周年:“软实力”助“硬科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