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市场反响热烈。从手机厂商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消费电子科技巨头的小米,跨界押注新能源汽车赛道,让智能手机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跨界融合的热度更上一层楼。两个行业的频繁互动与跨界创新,将开启怎样的发展空间引人期待。
手机厂商造车 争夺新赛道
近年来,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屡见不鲜。尽管智能手机行业依旧是最具价值空间的赛道之一,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探索新业态或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当下,“人车家全生态”成为潮流,以手机为核心构建科技生活圈层,汽车刚好填补了移动出行的关键一环。
手机厂商造车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技术层面看,汽车行业电动化进程加速,三电系统成为核心,零部件数量减少,造车难度有所下降,为后来者提供了机遇。在汽车行业下半场关于智能化的角逐中,得益于智能手机领域的深厚积淀,手机厂商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可能;从用户层面看,手机厂商已建立强大的品牌和用户基础,有助于其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立足并实现快速发展。
同样是造车,却有着不同的路径选择。小米自主研发智能汽车,历时三年,投入过百亿元,小米SU7得以问世。据市场反馈,多数人评价该车外观出众,“智能化”含量较高,不仅拥有自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超级电机等技术,而且车机交互体验流畅出色,打破了许多操作壁垒。
与小米进军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的路径不同,华为强调“不造车”,而是通过标准零部件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智选模式为车企提供不同程度的赋能。目前,华为已与赛力斯、奇瑞、北汽、东风汽车旗下的岚图与猛士、广汽传祺、长安汽车等车企建立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与赛力斯深度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无疑是一匹“黑马”,不仅在一众造车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出,更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稳居销量排行榜前列。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S7近日亮相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同样赚足了眼球。
在海外市场,苹果造车项目历时十年最终宣告终止。尽管苹果退出造车,但是对于“手车协同”的探索并未停止。据美媒消息,苹果内部将新版CarPlay被命名为“铁心计划”,目标是深度整合CarPlay到车辆系统。
事实上,国产品牌在车机交互上的体验也毫不逊色,除小米澎湃OS系统、华为鸿蒙OS系统外,其它厂商例如OPPO推出了Carlink车机系统、vivo推出了Jovi InCar车机系统,均以更加智能、实用的车机方案带来手机与汽车融合新体验。
车企造手机 掌握主动权
随着智能化开启汽车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汽车和手机的联动更加紧密,有更多的车企开始研发和制造手机,以更好地适应汽车的智能化应用,为车主提供智能便捷的出行服务。
自主品牌吉利一步到位收购手机厂商魅族,以打造更好的车机交互系统。其自主研发的魅族Flyme Auto现已搭载到领克08车型;Flyme Auto Core也搭载到了Polestar极星4之上。据了解,极星的第一款手机Polestar Phone即将问世,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沈子瑜表示,极星手机将定位“高端智能手机”,类似于华为保时捷 Design 系列手机。
新势力品牌蔚来跨界造手机,目前,第一代NIO Phone去年已经发布,第二代已完成研发进入制造阶段。据蔚来汽车CEO李斌透露,造手机是防御策略,按照每年推出一款新机型的节奏,手机预计到第三代实现盈亏平衡。
谈及造手机的原因,李斌表示,过半数蔚来车主使用的是苹果手机,但苹果对汽车行业很封闭,比如蔚来主推的 UWB,苹果并不开放接口,导致无法达成理想的用户体验。
相互链接,相互赋能,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现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2024年将是一个跨界大年,汽车行业将变得越来越跨界,和信息通讯行业、能源行业进入深度融合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手机+汽车沉浸式体验还有多远?
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设备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设备间的有线或无线连接能够打造多元智慧场景,但目前来看,全场景覆盖、低时延连接、自然无感的人机交互仍难以实现。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下,有网友戏称,曾经被称作“四个轮子加一组沙发”的汽车,被重新定义为“四个轮子加一个手机”。汽车开始被看作是类似于手机的智能终端。然而,在出行场景中,手机和车机之间存在物理屏障,使用体验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感。
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标志。在新消费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加入到智能出行领域,毋庸置疑将加快这种融合体验。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无缝流转”功能,用户的导航、音乐、文件甚至办公软件都可以从手机无感过渡到车机上,大大提升了效率和体验感。
“消费电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是手机企业开始造汽车,还是汽车企业尝试造手机,最终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产业协同优化升级,为中国制造赢得更多的尊重。”
无论是造汽车,还是造手机,在基础研发、核心技术上精耕细作、创新突破、久久为功的硬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在手机与汽车的“双向奔赴”中,只有寻找彼此的核心竞争力,取长补短,才能开启双赢局面,从而助力中国制造业加快协同升级、为参与全球竞争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