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前7个月,成都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均领跑全国。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更是实现连续18个月环比上涨。成都楼市走出了独立行情。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对成都楼市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成都二手房在经历了上半年高位成交后,略显疲态。不少新房楼盘销售依然火爆,但已出现一定分化。
成交量位于高位
“成都二手房从今年1月份开始成交套数就一直领跑全国市场。其中,前4个月,每个月的成交量都在1.7万套左右,有的月份甚至接近2万套,这个数据超过了大多数一线城市单月成交量。‘五一’假期过后,成交量有所下降,目前的月成交量已经降到1万套以下,但从全国范围看,成交量依然位于高位。”调研过程中,多位二手房中介人士告诉记者。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总共成交新房8.1万套,是去年同期的1.07倍;二手房上半年的成交套数则达11.9万套,是同期商品住宅成交套数的1.5倍,同比增长65%;成交面积为1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
“二手房成交主力主要是刚需住房。成都城市基本面支撑较好,人口持续高速涌入,置业需求充足,这是成都上半年商品住宅市场保持成交稳定和房价上涨的根本。”成都一家二手房中介门店经理告诉记者,“除成都外,距离成都较近的眉山等地的房源成交也较为可观。很多是从外地来成都就业的人买房,他们大都选择就近置业,因此眉山等地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溢出效应。”
记者走访了当地几个新房楼盘发现,刚需楼盘去化整体较好,看房人员数量整体较多。一些改善型楼盘出现一定分化,但是看房、成交的情况也明显好于多数城市。
记者在成都一处主打洋房、叠拼房源的楼盘处看到,数十位购房者在售楼处、样板间集中看房。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每天要接待好几拨看房者,目前数量已经有所回落,“五一”期间的成交是非常可观的。
“‘五一’假期之后,销量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楼盘主打改善型,一般购房者都是置换,要卖掉手里的刚需房。今年前4个月成都二手房成交位于绝对高位,这些人卖了房后,置换改善型楼盘,导致我们这种楼盘出现了成交小高峰。近期,随着二手房成交回落,改善型新房成交也受到一定影响。”上述新房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价格出现连续上涨
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7月70城中仅20个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较6月份减少了11个;新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达49个,创今年以来下跌城市数量新高。这份房价数据表中,成都房价表现依然坚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成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6.4%。前7个月,成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8%。
二手房方面,7月份,成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同比增长5.2%。前7个月,成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2%。
记者观察到,截至7月份,成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已连续上涨18个月,无论是累积涨幅还是持续上涨时间,均领跑全国市场。二手房方面,成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虽然环比已经连续下降4个月,但是1-7月份的累积涨幅仍是70城中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增幅最大的城市。
成都楼市火爆的背后,离不开常住人口的持续增长。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成都常住人口达到2126.8万,在全国排在第4名,是全国第4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而2011年至2021年末,成都常住人口猛增712万,超过深圳和广州,增量位居全国首位。
房企争相布局
成都楼市的火爆也吸引了一众房企布局。部分房企上半年的销售数据亮眼,也和布局成都楼市紧密相关。
8月18日,龙湖集团发布2023年半年报并举办业绩说明会。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额620.4亿元,上年同期为948.05亿元;实现股东应占溢利为80.6亿元,上年同期为74.8亿元。上半年,龙湖集团实现地产开发合同销售同比增长15%至985.2亿元,销售回款率超100%。
龙湖集团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上半年,在成都、天津、合肥、苏州等高能级城市去化表现都不错,拉动了全集团业绩的整体提升。龙湖集团针对改善性需求,调整、打造了一系列适合改善性需求的产品。其中,在成都打造的改善型产品,开盘去化接近100%;在上海打造的改善型产品,开盘去化超过90%。
从土地市场成交情况看,今年以来,成都土拍保持了较高的热度。8月15日,成都迎来本月第二次集中供地,15宗地均成功出让,其中7宗地熔断成交。
中指研究院四川分院认为,从拿地企业性质来看,热门地块仍吸引如保利、建发、华侨城等全国性头部企业积极争抢,外围地块则出现地方平台公司托底拿地的现象。成都市场表现出良好的韧性,核心区域市场供需结构保持健康,开发企业对核心区域未来发展仍持续看好,但对外围区域市场则保持冷静观望态势。